深度对话丨精准治疗时代下类器官技术的应用发表时间:2021-11-19 14:32 Q 李刚教授:在类器官体系化的十年间,技术层面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获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Q 李刚教授:来源于成体干细胞、iPS、甚至是胚胎干细胞的体外3D培养物是否都属于类器官的范畴? Q 李刚教授:您如何看待类器官技术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林鑫华教授:目前,精准医学主要用于解决肿瘤诊疗问题。肿瘤诊疗难以攻克主要是由个体差异、肿瘤的异质性等原因造成的。肿瘤的分类、个体微环境等原因导致肿瘤表达形式、药物反应的差异。过去,我们常常使用细胞模型、小鼠模型来预测患者的用药反应,但存在与患者实际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一方面,肿瘤类器官能重现肿瘤的生理功能、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使得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成为可能,进而促进相关的肿瘤分类研究及靶向药物的研发。 第二个方面,针对肿瘤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尚未足够深入,未来可以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亚型的肿瘤类器官活体库与多组学技术、数据的整合为靶点发现、药物筛选,特别是靶向药物的筛选打下良好基础。 Q 李刚教授:作为粤港澳精准医学研究院的领军者,您对研究院的发展规划有怎样的思考?类器官精准医学在您的规划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林鑫华教授:精准医学是粤港澳精准医学研究院的标志和定位,精准医学的发展发展依赖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大数据,大数据通过临床样本的检测、人类队列的研究、以及数据整合为精准医学的研究带来希望。通过建库,将类器官技术与多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表观组学单细胞等)的整合是复旦大学的优势。复旦大学于2017年建立了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为相关研究建立起了平台。粤港澳精准医学研究院也会为精准医学研究如类器官技术提供新的数据分析、多组学整合的平台,让相关精准医学数据能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我认为精准医学的核心是精准医学模型的建立,目前各种各样的疾病模型尚未能满足需求。类器官是一个突破性的模型,能通过不同来源组织进行建模,应用于药物敏感性、耐药性、微生物及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等医学领域。当然,类器官在大数据分析和整合以及完善模型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未来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之间能加强互动和合作,形成类器官技术从基础发现到临床应用的技术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