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实录全文)

发表时间:2022-07-29 09:47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2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系列发布会的第12场,将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回答大家的提问。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先生;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黄昱女士;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宁波先生;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周恩海先生;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女士。下面,进入今天的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视新闻中心记者

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国各地在持续深化医改这方面作了哪些工作?通过这些工作,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方面得到哪些缓解?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

许树强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大力推进深化医改任务的系统集成、落地见效,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一是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化医改工作。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其中,19个省份的省、市、县三级都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一把手”抓医改,一抓到底。江苏、甘肃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双组长”。浙江等省份将深化医改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广东等省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调研医改工作。二是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取得新突破。各地贯彻落实推广三明经验的要求,因地制宜加大推广力度。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制定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施方案,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要求,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薪酬制度等这些方面的联动改革。福建在全省推广三明经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推行公立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总会计师目标年薪制。浙江及相关省份利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以及集采降价等腾出来的空间,探索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实施路径、和配套措施。安徽等省份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核,支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三是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各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医疗均衡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黑龙江、西藏、宁夏、新疆等20个省份落地,填补了地方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儿科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相关专科跨省就医流向明显减少。山西、辽宁等省份积极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河北、湖北、河南等省份探索医联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广东、青海等省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天津、吉林等省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四是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各地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年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2019年取消耗材加成,同步调整运行机制。不断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深化人事编制制度改革。安徽推进编制“周转池”制度,合理增加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江西、广西等省份在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高级职称评审等方面,赋予公立医院更大的自主权。上海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以省为单位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各级各类、分门别类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北京、上海、广东等9个省份大力支持大型高水平医院开展试点,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模板,比如北京协和医院。五是协同推动医药和医保高质量发展。各省份落实国家集采,开展省级集采和省际联盟。内蒙古牵头10省(区),开展临床常用药带量采购,平均降价超过50%。陕西等省份通过定点生产、协商调剂等方式,解决短缺药的供应保障问题。云南等省份完善处方审核和点评机制,促进合理用药。各地加快建立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山东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试点覆盖所有地市。六是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各地坚持预防为主,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能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江西、湖南、四川等7个省份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海南、重庆、贵州等省份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知道“三医联动”是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改经验的精髓,我们想请问福建省在这方面有了哪些新的探索和新的实践?谢谢。

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黄昱


感谢您的提问,在总结三明经验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改革举措,不断完善“三医联动”改革路径,政策叠加效应进一步显现。一是深化医药改革,缓解群众就医负担。目前,已有280个药品、13类耗材集采落地实施。今年将再选择40种药品、5类耗材开展第三批省级集采,并探索组建和参与省际联盟采购;开展大型医用设备省级集中采购。2年来节约资金约4.6亿元;全省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比全国低5.31%,次均门诊费用低6.1%。同时,实施“腾笼换鸟”,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药学服务收费政策在省属医院进行试点;2021年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32.03%,比2012年提高了9.96个百分点。实行药品耗材医保经办代结算,结算周期缩短至23个工作日。二是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提升基金使用效益。完善职工医保省级统筹调剂机制,全省9市一区人均拥有基金量差距缩小23%,今年又将省级统筹调剂比例提高到50%。全面推行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和家庭共济政策,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支付比例提高至90%。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收付费一体化改革,按病种,DRG,DIP收付费的比例提升至41.5%。三是深化医疗领域改革,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医院薪酬总量核定,院长目标年薪制扩大到医院党委书记和总会计师,2021年人员支出占比38.97%,比2012年提高了9.95个百分点;公立医院全员目标年薪制改革已推广到全省34%的县域。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推行“无陪护”病房、家庭病床、长期护理保险等改革试点,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芜湖市是今年确定的15个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的项目之一,请问芜湖市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打算?谢谢。

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

宁波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将从六个方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一是在构建新体系方面。建设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六大专科医疗中心。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提升县域能力。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分级诊疗和医防协同。二是在引领新趋势方面。遴选群众需求大、转外多的肿瘤、心脑血管等17个学科,提升专科能力,重点解决疑难、重大疾病防治。构建全市智联网医疗平台,赋能智慧医院建设和信息标准化建设,推进检验检查和影像信息共享互认。三是在提升新效能方面。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经济管理作用,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能力和发展效能。以统一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运营管理制度和区域运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全市协同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四是在激活新动力方面。完善编制周转池制度,建立编制动态核增机制。构建灵敏有序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深化DIP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结余留用。五是在建设新文化方面。推广“少跑一次路,一本明白账”,实行“最多付一次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施“一院一品牌”工程,创建人文关怀医院。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六是在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方面。实行医改领导小组“双组长”制。全面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努力做到城市有温度,医院有温情,群众有温暖。谢谢!


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记者

这个问题想问一下协和的张院长,百年协和大家都知道,协和医院长期以来一直以疑难重症和罕见病的治疗见长,这些年以来,协和在提高诊疗水平以及发挥国家医学中心的作用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张抒扬


特别感谢您的提问。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国推广的多学科诊疗,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MDT,包括多学科大会诊,还有我们的大查房制度,这是从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院就建立的核心制度之一,一直传承至今。在2010年时,我们在门诊成立了疑难重症罕见病的会诊中心,成立这个会诊中心的目的就是把多学科诊疗的模式从病房延伸至门诊,让更多的患者受益。12年来,门诊会诊中心已经扩展到34个学科,诊治的病人超过1.2万人。针对疑难复杂和罕见疾病患者的特点,协和医院还采取了在科内低年资的医师向高年资的医师科内转诊。还有科间转诊,开设联合门诊,就是想方设法让病人少挂号,也就是说疑难症状的特点常常涉及到多个科,要挂多科的号,多次折返,如何减少?我们就采取刚才讲的这些方式,来解决患者挂号难的问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地改善我们的服务流程。近些年来,北京协和医院积极的推动罕见病诊疗研工作,我们联合多方创建了中国罕见病联盟,使社会各界牵起手来。同时协和医院又牵头全国的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使得三级防控体系建立并且正常的运行,创建了首个国家级罕见病的会诊中心,每周四中午有20多科以上的大专家在一起为一个罕见病的患者和家庭会诊,进一步缩短诊断时间。罕见病因为单病种,发生是罕见的,所以在这种诊疗能力方面我们需要提升。由于这样一个会诊平台,病人能够得到一个“一站式的诊治方案”,我们诊疗的费用也进一步的下降。协和医院还承担了国家级罕见病的注册登记平台,了解中国罕见病发病的底数。也有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的转化医学中心,就是要全力的从临床上发现问题,经过科学的研究以及临床转化,应用到临床当中,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研的支撑体系。推动罕见病的诊疗与保障写入国家主要政策文件,明显地提升了罕见病患者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打通罕见病患者获救的“最后一公里”。罕见病单病种发病的病人罕见,但是在中国,由于政府的重视,社会、百姓的关心,爱不罕见。谢谢你的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

黔江作为“老少边山”地区,近年来在深化医改和促进城乡卫生健康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谢谢。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恩海


首先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黔江区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着力深化医改、促进城乡卫生健康融合发展,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了“三个持续提升”。一是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我们深入推进健康黔江行动,十年来,全区人均期望寿命提高2.42岁,婴儿死亡率降低2个千分点,近两年孕产妇零死亡,主要健康指标水平居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前列。二是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水平持续提升。十年来,我们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加强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各一家,区内就诊病人比例稳定在90%以上,接收区外就诊病人占比32%。过去黔江的百姓看大病要花4个多小时的车程到重庆主城,虽然黔江是重庆的一个区,但是离主城近300公里,非常不便,如今我们边远山区的老百姓不出区也能看大病、看好病。三是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构建了“机构标准化、诊疗分级化、服务优质化”的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区乡镇街道均有一所政府办标准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政村(社区)均有一所标准化的卫生室,建成了“农村30分钟、城区15分钟”的医疗服务圈,基本实现“一般病在区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主导性、均衡性显著提高。谢谢。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前面对新形势、适合新要求,对于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又将有什么新的探索?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

许树强


谢谢你的提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载体,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员、床位、信息等要素,对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改善,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要通过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主要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能力。核心是要提高“人”和“机构”的能力。在人的方面,要提高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优化结构和布局。在机构方面,合理布局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发挥地市级医院的医疗救治主力军作用,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织牢织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同时,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补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配置缺口。二是要整合体系。在细分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分工协作。在纵向上,推进医联体建设,构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促进机构“上下结合”,为人民群众提供网格化医疗健康服务。在横向上,促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养老机构的深度协作,深入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促进“防治结合”“平急结合”“医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三是改善服务。实施患者体验提升行动,建立患者综合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建立健全预约诊疗,发展远程医疗,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方便更舒心的服务。四是强化管理。健全公立医院质量管理和运营管理体系。强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实施岗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质量管理,通过对口帮扶等多种途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五是完善治理。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拓展渠道支撑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实施合理补偿。构建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充分发挥医保对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健全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管制度,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和运行的监管力度,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把人民健康摆在首位。通过改革发展,到2025年,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2035年,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黔江正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改革创新要求高、项目实施难度大,请问有哪些具体考虑?谢谢。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恩海


谢谢您对黔江的关注。我们黔江区十分珍惜改革示范的机遇,满怀感恩,满怀激情和勇气。把医改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医疗高地建设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实施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聚焦能力提升。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大病重病的救治能力。建设卒中中心等“六大中心”,提升龙头医院的诊疗救治能力。实施“6+4+20”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建成片区应急医院、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实施重点人群补短板工程,提升“一老一小”健康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健康黔江行动,提升群众健康维护能力。二是聚焦系统集成。形成三明医改经验“黔江实践”。我们决心紧扣山区群众健康需求和实际困难,把握改革方向和重点,深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备案管理、医共体等改革。三是聚焦改革目标。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落实公立医院政府投入责任,提升公立医院的治理能力。对标高质量发展指数,全面提升诊疗能力。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让百姓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改革,促进城乡卫生健康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建成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区内就诊率提高到93%以上,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我们决心让黔江的医疗更好更多的惠及渝东南370多万,乃至武陵山区千万各民族的百姓,形成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黔江样板”。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近年来,三明医改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做出重要的指示,福建省作为三明市所在的省份,请问是如何在全省来推广三明经验的?谢谢。

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黄昱


感谢你的提问。我们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在全省推广三明经验。一是全面加强党对医改工作的领导。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的省医改领导小组,优化形成了党政“一把手”挂帅,党委专职副书记统筹协调,政府一位分管“三医”的领导具体抓落实的医改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二是持续支持三明先行先试。始终将三明作为医改“试验田”,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今年省里又印发了进一步支持三明深化医改的意见,重点在全民健康管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继续鼓励三明创新突破。三是不断完善改革政策。去年以来,印发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30余份,借鉴三明经验,公立医院全员目标年薪制改革已扩大推广到全省三分之一的县域。三明药师服务改革经验已上升为药学服务收费政策在省属医院进行试点。四是强化改革的督导评价。省政府连续8年将医改重点任务列入对各设区市的绩效考核,省纪委今年还将医改纳入“一季度一主题”政治监督内容,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建立了推广三明经验的重点任务台账,实行“季调度、年通报”,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奖补资金分配以及医院年薪核定等重要依据。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协和医院是现代管理制度试点医院,请问张院长,试点主要的内容是哪些?在提高患者满意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推进医院的发展方面,协和医院有哪些改革的尝试?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张抒扬


感谢您的提问。为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落地,国家卫健委等六个部门开展了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北京协和医院作为试点医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也是努力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从理论转化到我们生动的实践上,落地到为人民服务当中。一是坚持依法治院。率先制定和不断地完善医院章程,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系统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百年来医疗、护理、教育、科研、财务等核心的制度,同时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外部治理的经验和要求落实到医院内部的治理体系当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而且持续优化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为规范和提升医疗服务、医院管理提供制度的保障。二是向管理要效益。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人事薪酬和绩效考核改革,注重医院的内控管理,建立了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对分离,行政和技术两条路线的一个管理工作机制。比较早的探索和建立了公益导向的激励机制,按照“病人需要什么、医院就考核什么”的原则,实施的是“综合+单项+KPI”考核模式。临床上考核重点突出医疗质量、病人安全、患者的满意度,把这些指标的权重加重加大。管理工作的考核突出他们的服务效能,重点考核他们的工作业绩,他们的工作业绩如何体现呢?是科室的满意度,就是将行政管理转变以临床为中心的创新服务。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弘扬协和文化。在党的领导和长期的医疗实践当中,协和形成了“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以及“三基三严”的教育理念和行医理念,“立院为国、立医为民、立学为真”的协和品格。面对当前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新要求,新挑战,今天的协和人要把这个接力赛跑好,我们要接续奋斗,为协和精神和“协和三宝”都注入时代的新内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医院的文化体系建设,加强党的领导,让患者满意、让员工幸福,践行我们的办院理念,不断地凝聚起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感谢您的提问。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分级诊疗制度是医改的五项基本制度之一,请问近年来芜湖市在分级诊疗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谢谢。

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

宁波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着力优化资源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分工协作、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一是加快扩容和均衡优质医疗资源。打造神经系统疾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对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减少跨省、跨区域就医。推进城市三级公立医院优化布局、学科互补、差异发展,引导新增的资源向新区倾斜,补齐江北、三山、经济开发区等区域的短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二是持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省、市三级医院派驻团队支援县级医院建设,推进县级医院开展三级医院创建,努力让患者在县域范围内就能得到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一般的病在县域解决,建设五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推进一批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为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发挥好基层的“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促进头痛脑热的小病在乡镇、村里解决。三是深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建成五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八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消毒供应和影像、检验、心电中心共享使用,检查检验互通互认,并组建了医疗联合体中心药房,提高服务的同质化水平。依托医疗联合体,基层机构与牵头医院专科医师、高年资的护士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提升了签约服务水平。上级医院给基层预留30%的号源,搭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的诊疗服务。四是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推进远程医疗协作,开展远程影像和心电诊断15万余例,利用“智医助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断630余万次,智能随访915万余次。通过“健康芜湖”平台实现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家医签约服务,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改善。今年上半年,跨省就医比例较2019年同比下降了30%,基层诊疗量和县域内住院率分别同比上升了12%和28%,实现了一降两升。谢谢。


东方卫视记者

医疗卫生人才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请问近些年来医疗卫生队伍人才建设方面有哪些突破?对后续建设发展有哪些进一步的考虑?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

许树强


谢谢你的提问。人才是卫生健康事业的核心资源。近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21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98.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8.7万人、注册护士501.8万人。“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年均增长约5%,各类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二是学历层次得到提升。“十三五”期间,卫生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由30.6%提高到42.1%。三是结构和分布不断优化。2021年,全国卫生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占80.4%,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医护比不断优化,医护比由1:1.07提高到1:1.15。从区域上看,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从5.8人提高到7.74人,高于东部地区的7.67人和中部地区的7.26人。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十四五”期间,要遵循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激发人才活力,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加强培养培训。进一步扩大医师、护士、药师、技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优化专业、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布局。加大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和使用的力度,进一步利用好三级医院、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优质资源,提高全科医生培训数量和质量,壮大全科医生队伍。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建设,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强化重症医学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发展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着重提高病原学鉴定、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二是健全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正在研究制定公立医院相关编制标准及如何建立合理的动态核增机制。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的倾斜政策。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健全以服务水平、质量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的薪酬水平,优化薪酬结构,充分落实内部分配自主权。谢谢。


每日新闻经济记者

我们知道薪酬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重要一环,请芜湖市详细介绍一下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方面的具体做法,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和满意度如何?谢谢。

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

宁波


芜湖市从2016年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的改革,探索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具体做法:一是改革医院工资的总额核定办法。落实“两个允许”,创新设计工资总额核算公式,合理确定工资总额并动态调整。通过调节系数保障薪酬水平的总体稳定,同时设置约束性条件,控制医院不合理行为。2021年,市属公立医院核定工资总额较2016年增长了50%。二是指导内部薪酬分配制度。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的自主权,采取五类岗位切块绩效分配方法,解决了原先绩效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体现了技术劳务价值导向。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启动“基于CMI指数的RBRVs工作量绩效管理”改革,医院业务和收入结构均得到了显著的优化,2021年疑难病例数同比增长29%,三、四级手术同比增长17%。三是科学确定院长的目标年薪。实施医院领导人员年薪制,明确院长和总会计师年薪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医院领导人员收入与职工收入水平、医院综合目标考核和个人考核结果挂钩。四是创新医院绩效管理和结果运用。连续十年开展公立医院综合目标考核,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考核结果科学、精准、高效,将考核结果与职工工资总额和院长年薪挂钩。2021年市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2016年上升4.6个百分点,人均工资性收入较2016年增长了43%,医务人员归属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增强,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份视察三明医改时指出,要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请问福建省在构建有序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方面有哪些措施?谢谢。

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黄昱


感谢你的提问。我们按照“优布局、建高地、强县域、促联动”的思路,加快构建有序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一是优布局。落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结合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重点支持紧缺专科医院、县乡医疗机构协调发展。省儿童医院、省妇产医院等补短板项目建成投用,各级公立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也逐步提升。二是建高地。七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落地实施,已有5个项目投入运营,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22项,填补国内空白3项、省内空白41项,医院转外就医患者同比减少25.6%。同时,在三明等地布局首批四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三是强县域。结合世行贷款医改项目实施,加大县域能力提升力度,建立县域医学影像等“六大中心”,基层辐射率均达85%以上,仅今年上半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超524万人次,同比增长246%。四是促联动。在城市,全省二级及以上城市公立医院组建医联体293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35个、专科联盟141个、远程医疗协作网31个,帮扶成员单位提升医疗技术与管理水平。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全省覆盖,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基本实现医保“村村通”或者“就近通”,开展“移动医院”巡诊和“千名医师万人次下基层”活动。通过这些举措,2021年全省基层治疗率占比提升至55.9%,比2012年增加2.5个百分点。近期,我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强化了4个方面17项举措,加快构建有序就医和诊疗新格局。谢谢。


健康报记者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辐射引领带动、改革与改善同步,不断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医改的出发点与目标,请问协和医院在这些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张抒扬


感谢您的提问。“百年协和,一切为民”是我们始终坚持办院的方向。第一,始终坚持公益性的导向。在落实医药分开、医耗联动、医联体建设等一系列改革过程中,协和是自觉的发挥表率作用。我们特别是在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病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努力做好什么”,成立了患者服务中心,来积极的推动分时段就诊、集中预约、诊间结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第二,不断探索数字化的转型。2021年3月,协和医院获批北京市的首批的互联网医院,7月发布了全国首部互联网医院管理技术规范,目前已经有41的专科1300多名医生线上诊疗,实现了线上咨询、线下诊疗,特别是药品配送到家。还积极地开展“5G+医疗健康”试点工作,开展智能分诊、复诊预约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自主研发手机APP和院内自助服务机,推动“指尖就医”。努力实现“全国人民上协和”,到“全国人民问协和”。第三,提升辐射带动能力。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医疗支援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累计派出3000多人次的医务人员,足迹遍布29个省份。2015年我们牵头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为实现“大病不出藏”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又依托医院现在有17个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的专科质控中心,搭建了全国的质控协作网络,为的是整体提升专科诊疗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在疫情防控的大考当中,我们不断地提升医院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本着“零院感,不停摆”的目标,充分发挥公立医院排头兵的作用。刚才提到我们的辐射作用的话,还想提一个北京协和医院自从2016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即将准备开始招录第八批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这是一个复合型医学领军人才的培养。2016年招收20人,今年2022年入站超过100人,我们已经开始了对2023年的招收工作。这是一个高级别的住院医培训工作,出站之后向全国再一次输送人才。2021年,协和医院又获批了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将建设世界一流的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作为北京协和医院“十四五”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我们已经明确“一院多区全网络”的发展布局,加强重点领域的引领性的科技攻关,来解决那些尚未解决的临床的重大问题,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医学,同时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谢谢。


中新社记者

黔江与我国中西部大多数地区一样,卫生资源尤其是卫生人才相对不足,请问近些年来在这方面推进了哪些改革工作来破解卫生人才这一问题?有何成效?谢谢。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恩海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深知人才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黔江区始终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是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优化制定高层次卫生人才激励政策,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120名。加强人员编制配备,增加疾控人员编制。实施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改革,首批下达中心医院备案人员总量1200名,今年已经招录104人。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尊重技术、尊重人才、体现知识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二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着力提升人才的专业化水平,重点培育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制定人才培养五年规划和分年度的培训计划,选送871名医护人员到国内外一流医院进修访学。加强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和医务人员质量。三是拓展人才的使用渠道。一方面搭高平台,加快医学专业平台建设,获批国家级特色专科一个、市级重点学科六个、市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二十一个、区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十一个、重庆市名中医工作室一个。另一方面促进流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城区医院临聘人员中招录人员,支持紧密型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内医务人员有序流动,建立基层医务人员进入城区工作的遴选制度。这里还要说一些感受,刚才许司长说,人才是卫生健康事业的核心资源,作为西部“老少边山”地区,作为武陵山区,我们更是深感人才难得,为了让西部地区、让武陵山区的百姓早日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我们在加强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同时,也期待像协和医院一样的国家顶级医疗医学单位,以各种形式对我们进行输出、帮扶、支援。刚才张院长也说了这方面的责任,我们感到深受鼓舞。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新时代广大学医、从医的有志青年到西部地区创业、奉献。谢谢。


中国卫生记者

请问,国家下一步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各地持续深化医改?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

许树强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深化医改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群众对医药卫生健康服务有新要求、新期盼。下一步,各地要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这一重要目标,大力推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改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刚才有一位记者也提到,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视察时,对深化医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很关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这个工作在‘十四五’时期要大大加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下一步医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精神,切实落实到深化医改的具体行动上。二是深入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问题。“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看病就医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化医改就是要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各地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人民群众呼声,真情关心人民群众疾苦,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面对面向人民群众了解实情、真情,全面掌握情况,深入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三是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医务人员是人民群众健康的护佑者,是深化医改的主力军。近两年多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冲锋在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舍生忘死、挽救生命,他们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各地要更加理解、关心、关爱医务人员,从提升和改善薪酬待遇、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创造良好执业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因地制宜谋划推动医改工作。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各地深化医改的进展不尽相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完全一样。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提出进入新阶段深化医改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实施举措,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将改革措施切实转化为人民群众能感受到的实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在今年的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22年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7月14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的重点任务作出了部署安排。各地要抓好改革的系统集成、落地见效,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改革合力,尤其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完善分级诊疗运行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等方面,要敢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推动医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许司长,也谢谢以上几位嘉宾,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为我们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和医疗机构在深化医改方面的进展和成效。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


关于我们
南方医学网
南方医学网总部位于广州,立足于南方,面向全国。南方医学网以专业的视觉,传递专业的医学信息。
联系我们